捐款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Banner
  • 中
  • EN
  • 捐款
    • 我們的工作
      • 服務
        • 葵青區在職基層項目 — 葵家社康匯
        • 社區健康服務
        • 社區藥房
        • 少數族裔
        • 葵青健康社區發展
        • 賽馬會「三房兩廳開檯食飯」社醫共生計劃
      • 研究
        • 健康研究及調查
        • 意見書
      • 培育
        • 成長分享
      • 社康發展夥伴
    • 關於我們
      • 機構介紹
      • 董事會成員
      • 醫護行者年報
      • 加入我們
      • 支持我們
    • 健康分享
      • 健康公平故事
      • 健康公平實踐
      • 出版刊物
        • 生活自療雜誌
        • 會員通訊
      • 媒體報導
        • 媒體報導2025年
        • 媒體報導2024年
        • 媒體報導2023年
        • 媒體報導2022年
        • 媒體報導2021年
        • 媒體報導2020年
        • 媒體報導2019年
    • 聯絡我們
    by paadmin 05/01/2022

    以健康為本的社區發展

    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

    健康公平倡議

    葵青區基層在職家庭健康項目

    一起營造健康社會

    研究
    服務
    地區健康社區夥伴
    培育
      • 服務
      • 培育
      • 地區健康
        社區夥伴
      • 研究

    健康故事分享館

    • 【「識死.惜生」:祝君健康】醫護行者跨專業分享

      by hia_anthony 12/05/2022
      12/05/2022
    • 范寧醫生 – 聯合社區專業力量,支援基層醫療需求人士

      by hia_anthony 09/03/2022
      09/03/2022
    • 我的小小世界 – 居住在深水埗劏房的小朋友的護眼故事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從疫情困境走過去 – 與「葵家」一起重掌健康生活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從醫社合作,走到社醫合作,邁向社醫共生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醫護行者對葵涌邨清潔工於疫情下的工人權益的立場書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1
    • 2
    更多

    追蹤

    Cover for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4 days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一場關於「健康教會」的交流】醫護行者早前獲天主教教區夏志誠主教及甘寶維副主教邀請會面,延續早前與聖斯德望堂合作的成果,探討「健康教會」的可能發展。夏主教欣賞醫護行者與聖斯德望堂合作關顧外傭姐妹的工作,和在社區健康的推動。我們同時就未來如何和教區和堂區合作推廣健康交流意見。正如本會創辦人暨執行董事 Fan Ning 范寜醫生所提倡,信仰與健康可以同行。我們期待教會與醫護行者未來在社區攜手,關顧更多的鄰舍。願我們讓愛成為行動。#醫護行者 #HealthinAction #HealthyChurch #信仰與健康 #為主所用 #社區同行 #catholicdiocese ... See MoreSee Less

    Photo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is at 香港恒生大學.

    5 days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社會變遷下的健康連結】上週,醫護行者創辦人暨執行董事 Fan Ning 范寧醫生 應邀出席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恒生大學研究生院 舉辦的「東亞社會變遷、福祉與社會政策研究國際研討會」,與學者、實踐者及傳媒專家交流,探討在社會快速變遷下,如何透過政策與社區創新回應公眾健康需要。范醫生分享到,醫護行者多年來以「社創思維」推動健康服務,與理念相近的基金會及社區夥伴攜手,嘗試不同的服務模型,讓政府在制訂政策時能參考更多元而貼地的實踐經驗。談到傳播,范醫生強調:「傳播不只是訊息,更是連繫。」醫護行者在每個項目中,都希望以同理與共情為出發點,讓社會更理解我們的信念與方法。范醫生提到曾為一班從未坐過飛機的長者圓夢,讓他們踏上人生第一次飛行。這個計劃的背後,不只是「旅行」,而是「追夢」與「長幼共融」的故事。醫護行者期待日後與各界有更多交流,共同探索讓社會更健康、更有連結的未來。#醫護行者 #社會創新 #健康平權 #共情傳播 #范寧醫生 #恆生大學 #社會政策 #東亞研討會 ... See MoreSee Less

    Photo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7 days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 最新消息:本港出現 首宗本地確診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個案。呢種病同登革熱一樣,由蚊傳播,雖然目前仍屬少見,但社區已出現個案,代表大家都要提高警覺。呢個時候,防蚊就係防病。每個小行動,都可以保護自己同身邊人。請大家即刻重溫我哋之前嘅防蚊貼文,照住做,防患於未然👇✅ 防蚊小貼士:✔ 清理積水,杜絕蚊蟲溫床✔ 穿淺色長袖衣物,減少叮咬機會✔ 使用有效驅蚊劑✔ 安裝窗網,保持家居清潔守護健康,唔需要大動作,由你我日常一小步開始。齊心防蚊,守護自己、守護家人、守護我哋嘅社區。#醫護行者 #防蚊預防病 #基孔肯雅熱 #齊心防蚊 #守護健康 #社區同行 ... See MoreSee Less

    Video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_in_action_hk

    Established in 2011. Our vision is to eliminate health inequity in societies.
    #healthequity #HealthForAll #sdgs2030

    【攜手推動社區「治未病」】
社區健康的推動,從來都不是單打獨鬥。

本星期四(30/10),醫護行者就接待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新營運機構仁濟醫院的代表,雙方就未來的合作方向及健康推廣計劃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如何在社區層面實踐「治未病」的理念。

會面中,大家分享了在社區健康教育、慢病預防及居民支援上的經驗與想法,希望透過資源整合與跨專業合作,讓更多市民受惠,從源頭守護健康。

醫護行者創辦人暨執行董事Fan Ningg 范寧醫生表示,期望未來能與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加強合作,頭炮就是為我們「健康生活實驗室」的會員及「圍家守護者」街坊安排探訪地區康健中心,令大家深入認識DHC服務。

醫護行者期望跟地區康健中心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攜手為社區帶來更大正面改變。

#醫護行者 #葵青地區康健中心 #社區健康 #治未病 #合作共進 #健康同行 #周大福慈善基金 #嘉里集團 #傅德蔭慈善基金
    【醫護行者 × 工傷工友】—— 一起走 【醫護行者 × 工傷工友】—— 一起走過復康之路
重陽節剛過,醫護行者受「工傷工友及家屬互助協會」邀請,與四十多位工友一同討論「如何與醫護團隊有效溝通」,讓復康路上多一份信任與理解。

醫護行者暨執行董事范寧醫生帶領討論,由「如何描述痛楚」和「表達痛感的變化」講起,談到痛楚如何影響日常生活與身體功能。他也拆解坊間對止痛藥的常見誤解,提醒大家:止痛並非逃避,而是讓身體有機會真正復元。

范醫生進一步與工友探討,如何在復健過程中,與醫生、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合作,制定合適的復健計劃。他指出,每項治療,尤其入侵式手術,都有其效果與風險。我們鼓勵工友在作出決定前多了解、多發問,並邀請家人一同陪診,讓更多人了解、商量和同行。

在交流的最後,范醫生寄語各位工友,不幸因工受傷而無法再重返以往的工作,確實難受,但人生仍有不同的可能。善用醫療服務與社區支援,重拾健康與福祉,同樣是值得走的一條路。

醫病溝通是一段互相理解、共同決策的旅程。感謝工友們的真誠分享與信任,讓我們看見復康路上最堅韌的力量。

醫護行者會繼續與大家同行,讓每一步都更穩、更安心。

我們深信,推廣職安健不只是支援受傷後的復元,更重要是防範於未然。

歡迎各界與醫護行者合作,將安全與健康的意識帶入每一個工作間,讓受傷的少一點,健康的多一點。
健
    【一場關於「健康教會」的交流】 醫 【一場關於「健康教會」的交流】

醫護行者早前獲天主教教區夏志誠主教及甘寶維副主教邀請會面,延續早前與聖斯德望堂合作的成果,探討「健康教會」的可能發展。

夏主教欣賞醫護行者與聖斯德望堂合作關顧外傭姐妹的工作,和在社區健康的推動。我們同時就未來如何和教區和堂區合作推廣健康交流意見。

正如本會創辦人暨執行董事 Fan Ning 范寜醫生所提倡,信仰與健康可以同行。我們期待教會與醫護行者未來在社區攜手,關顧更多的鄰舍。

願我們讓愛成為行動。

#醫護行者 #HealthInAction #HealthyChurch #信仰與健康 #為主所用 #社區同行 #CatholicDiocese
    【香港出現首宗本地基孔肯雅熱個案】
📢 最新消息:本港出現 首宗本地確診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個案。呢種病同登革熱一樣,由蚊傳播,雖然目前仍屬少見,但社區已出現個案,代表大家都要提高警覺。

呢個時候,防蚊就係防病。每個小行動,都可以保護自己同身邊人。

請大家即刻重溫我哋之前嘅防蚊貼文,照住做,防患於未然👇
✅ 防蚊小貼士:
✔ 清理積水,杜絕蚊蟲溫床
✔ 穿淺色長袖衣物,減少叮咬機會
✔ 使用有效驅蚊劑
✔ 安裝窗網,保持家居清潔

守護健康,唔需要大動作,由你我日常一小步開始。
齊心防蚊,守護自己、守護家人、守護我哋嘅社區。
    💚世界糧食日只得一日, 但關懷社區 💚世界糧食日只得一日,
但關懷社區與健康飲食,
可以成為每一日的習慣 💫

跟住主席程德君醫生 (Dr. Joyce) 嘅腳步,
重溫佢為 KCC@Life 四間「一日限定 #BetterFood」小店打call嘅食評 🍛

午餐時分,大家一齊用味蕾支持社區,
用行動守護健康與未來 💚
    💙🏃‍♀️🏃‍♂️【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公開籌款正式啟動!】

呢一場馬拉松,唔止係比賽,更加係大家一齊參與,改變社區嘅契機。
醫護行者今年以「社會處方」為主題,希望透過跑步同籌款,一齊為基層街坊同青少年帶嚟更多健康同希望。
我哋嘅籌款目標係 👉 40萬
每一分捐款都會支持:
🌱 街坊健康支援
👨‍👩‍👧 陪伴青少年同家長成長
🏫 連結學校同社區資源
📲 即刻掃描宣傳圖片右下角QR code,或者 click 入以下連結捐款,支持醫護行者跑手同街坊隊伍,齊齊跑出健康!

👉 https://donorbox.org/marathon-815291
捐款💰滿100元或以上,可以申請扣稅收據。
你嘅支持,將直接變成社區嘅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嘅人!
「Health in all. Run for all. Run with health professions」
人人健康,由你我一齊跑出嚟!💪

#醫護行者 #渣馬 #SCHKM #StandardCharteredHongKongMarathon #社會處方 #人人健康 #健康社區 #RunWithHealthProfessions
    🍳【自在煮|一齊煮,一齊暖】💛
昨晚嘅「自在煮」聚餐,啱啱撞正 🌏 世界糧食日!
今年主題係 Hand in Hand for Better Food and Better Future 🤝
原來「一齊煮飯」,都可以實踐緊呢句說話。

👩‍🍳 發起人秀琼係我哋「圍家守護者」嘅中堅之一。
佢發現好多一個人住嘅街坊,
食飯往往「求其食吓」🍜
有時懶得煮,有時就算煮,都只係幾樣簡單食材。

但一餐飯,本應係滋養身心嘅時光呀 🍲💬

所以,秀琼就同醫護行者夾手夾腳,
決定每個月兩個星期四晚搞「自在煮」~
邀請同樣係「一人煮」嘅街坊,
大家夾錢、出力,一齊煮餐健康又有營養嘅家常飯。

🔥 一齊切、一齊炒、一齊笑,
喺飯香同笑聲入面,煮出人與人之間嘅溫度。

仲有我哋護士錢豐,一齊坐低開飯🍚
邊食邊傾健康,閒話家常,
一句提點、一個笑聲,都係身心嘅治癒 💬💚

而夾口味、夾預算、夾買餸,
都係一種「社區學習」👭
「健康生活實驗室」因為大家,變得更有活力。

望住街坊圍住飯桌,邊食邊笑,
嗰一刻,小編真係好感動 ❤️

難怪「圍家守護者」儉興都笑住話:
「小編,你好感動喎~」

🍴 一齊煮,一齊食,
一齊學懂關心。
呢份自在,最有味。

#醫護行者 #自在煮 #圍家守護者
#世界糧食日 #HandInHand #BetterFoodBetterFuture
#共煮共食 #社區健康 #BetterTogether
    Better Food,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 Better Food,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人覺得是健康又營養的飲食,有人認為是用心選材的美味餐點;亦有人說是帶來回憶和溫暖感覺的家常味道。

今日小編小營想分享一下老世眼中的Better Food:是「創新的菜式」,是「新調味方式」,更是「用心煮出來的菜式」。

想知道更多老世的故事?快按下去片,一齊聽聽他們對Better Food的看法吧!🎥

多謝所有餐廳夥伴的支持,用#BETTERFOOD連結社區,讓社區的Better Future 有你的支持開始!一起用味道傳遞愛與關懷!💪

#BETTERFOOD #老世的話 #社區連結 #一齊食更好 #支持餐廳 #周大福慈善基金 #嘉里集團 #傅德蔭慈善基金
    【社區小店Hand in Hand|for Better Food and 【社區小店Hand in Hand|for Better Food and Better Future】
-
今日係「世界糧食日」🥦

醫護行者聯同 KCC@Life 四間本地小店,一齊以行動支持 「Hand in Hand for Better Food and Better Future」,推動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飲食文化。

今日限定 #BetterFood 精選包括:
🥗 熱情果雞肉沙律(配意大利黑醋) Relax Coffee
🍠 首10份慢煮雞胸,每客送高纖低糖蕃薯一條 triplemouths
🍋 走糖柑桔檸檬綠茶 @芋仙森
🍝 吞拿魚沙律螺絲粉(配自家調較健康版乳酪凱撒汁) Me Time +

無論你鐘意清新沙律、香滑雞胸,定係想試試健康版凱撒沙律,今日去 KCC@Life 就食到!

機會難得,錯過咗就唔知幾時再有喇!

一齊以行動支持 #BetterFood,為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出一分力。
-
#醫護行者 #世界糧食日 #BetterFood #KCCatLife #健康餐廳 #可持續飲食 #本地小店 #HandInHandForBetterFood #醫護日常 #周大福慈善基金 #嘉里集團 #傅德蔭慈善基金
    世界糧食日🥦一日限定🤩 - 原來早前 世界糧食日🥦一日限定🤩
-
原來早前 Fan Ning 范寧醫生午餐時間出動,就係去葵涌廣場率先試食今日世界糧食日嘅「一日限定 #BetterFood」!
 
今次登場嘅健康之選包括:
加菜冷蕎麥麵 captain Taste 滋味隊長 @captain_.taste
無糖新鮮檸檬茶  @which_tea_tea

想知道范寧醫生嘅真實食評?
記得開聲聽——
睇下呢份健康餐,係唔係真係咁清新又滿足。

🤩小編私語:
細機構無收音架生,辛苦大家要用力聽吓聲啦。

#醫護行者 #范寧醫生 #世界糧食日 #BetterFood #健康餐廳 #葵涌廣場 #可持續飲食 #醫護日常 #社區連結 #食得更好活得更好 #周大福慈善基金 #嘉里集團 #傅德蔭慈善基金
    【感謝健康餐廳 | 響應Hand in Hand for Bet 【感謝健康餐廳 | 響應Hand in Hand for Better Foods and a Better Future】
早前我哋提到,「健康餐廳」團隊去了 KCC@Life 同 葵涌廣場,與小店密密斟,原來係為咗籌備今年「世界糧食日」的特別行動!

依家正式開估:
感謝6間社區健康餐廳 熱心響應,一齊推出 一日限定 #BETTERFOOD,用心設計更健康、更可持續的菜式,帶出「食得更好,活得更好」的訊息。

明天就係大家支持的日子啦!

邀請大家親身到 KCC@Life 同 葵涌廣場 光顧支持,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小店,一齊為更健康、更有意義的飲食文化出一分力。

食物可以改變健康,而改變,往往就由一頓飯開始。

#醫護行者 #健康餐廳 #世界糧食日 #BetterFood #KCCatLife #葵涌廣場 #社區連結 #可持續飲食 #本地小店 #醫護日常 #芋仙森 #MeTime
    今日,我哋的「健康餐廳」團隊嚟到 K 今日,我哋的「健康餐廳」團隊嚟到 KCC@Life,同幾間小店密密斟,傾下點樣可以將健康飲食變得更貼地、更有味道。

每一個對話,都係一個新靈感的開始。
究竟今日有乜特別發現?

請大家留意今晚同明日的貼文,我哋會同大家分享更多Update!

#醫護行者 #健康餐廳 #KCCatLife #本地小店 #健康飲食 #社區連結 #醫護日常 #今日行動
    午飯時間,醫護行者創辦人 Fan Ning范寧醫生走進葵涌廣場,想找一頓能讓人放鬆、又帶點驚喜的午餐。

在這裡,究竟哪些美食 #BETTERFOOD,能成為他心中的療癒之選?
 
星期四的貼文,會為你揭曉這趟尋味之旅的發現。

#醫護行者 #葵涌廣場 #隱世美食 #醫護日常 #午餐時光 #尋味之旅 #世界糧食日
    【連結社區|共同成就整全健康】
今年,我們醫護行者希望強調整全健康的重要性,在中心和光輝圍社區共開設了四個亞健康管理小組,主題涵蓋腸胃健康或睡眠健康。非常感謝街坊們的積極參與和投入!

早前我們的營養學家Chelsy(車匙),就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茶聚,四個小組的成員首次聚首一堂,除了重聚舊情,還分享了各自對腸胃或睡眠健康的心得與經驗。大家一致認為,腸胃與睡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這絕非孤立的問題,我們應該關注整體健康。

此次茶聚名為「醫食住行小組新搞作」,旨在策劃和設計10月25日光輝圍秋日健康嘉年華的「醫食住行」攤位及社區導賞團。

大家希望透過這項活動,幫助街坊們了解腸胃及睡眠健康的可行策略,並學習如何從「醫、食、住、行」的角度來管理自己及身邊人的身心健康。

出席茶聚的八位街坊集思廣益,制定了「醫食住行」攤位及社區導賞團的方向和細節。他們對社區的深刻理解以及創意,令我們相束當享受共創過程。

期待這次嘉年華的精彩活動,攜手為社區的健康而努力!

25/10,光輝圍遊樂場見!
    【與未來社工對話】
上星期五及六,我們分別到香港伍倫貢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與社工學生交流,討論由「社會處方」到「成就健康的社區營造」。

感謝營養快線街坊籌委胡生、玉瑛,以及高級社區營養師 Ruby,分享如何共創更健康的三文魚頭湯食譜,從選材、調整、到連結街坊小店,都是bottom up 地,由被醫護行者同工賦權的街坊,在創造健康又要好味的食譜,又物色可負擔而優質的食材時,與同工一齊實驗,並爭取到社區小店支持和合作,最終讓健康成為社區經濟的一部分。

范寧醫生在分享中提到兩位年輕膽石患者的個案,談到「健康」與「社會決定因素」、「城市病」的關係,並提出以「社醫共生」實現「人人健康」的願景。他鼓勵未來社工,以貼地、走入生活的社會創新,推動健康。

學生們關心如何在資助機構的要求與理想之間取得平衡。我們回應,重點不在逃避風險,而在理解與管理風險;相信自己,信任社區,改變才會發生。我們亦分享,醫護行者在日常中與資助方保持溝通,建立互信,讓專業判斷得以被理解,而不被僵化的KPI限制。

希望這些對話,能啟發未來社工敢於以社創回應社區健康的需要。
    【醫護行者出動】 今日醫護行者參與 【醫護行者出動】
今日醫護行者參與 明愛葵涌居民互助中心舉辦的 #光輝圍社區節。雖然天氣濕漉漉,但社區的熱情依然高漲,我們特別感謝光輝圍既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中心堂慷慨借出場地,讓活動在雨中仍可順利舉行。

今日我們會為街坊度 BMI,並且有聖方濟各大學的社工同學,與我們光輝圍團隊一同跟大家傾談健康。

活動時間:下午1:30開始
地點:光輝大廈3樓

無論風雨,我們都會同行,在社區中傳遞關懷與健康。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就快到啦】
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手拉手共倡多樣美食,聚合力同創美好未來」,正好提醒我哋,每一餐都不只是為了飽肚,而是關於健康、環保,還有社區之間的連結。

講到「聚合力」,聯合國就串連各國,小編小營就無咁大野心,只係想號召社區小店,一齊用美味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推動健康飲食,用味道傳遞關懷。

老實講,小編小營最近真係煩緊,點樣可以同社區夥伴餐廳一齊做啲有意義又有溫度嘅事?

如果你係用心經營、重視食材、又關心社區嘅小店,我哋真心希望你可以同我哋聯手,一齊推動健康飲食,支持食物多樣性。

啱傾,就PM我哋啦!

同社區小店有新進展,小編一定會第一時間同大家報告。

社區嘅改變,可能就由一餐飯、一個合作開始。

#世界糧食日 #WorldFoodDay #多樣美食 #健康飲食 #社區合作 #可持續生活 #手拉手創未來
    【健康雙城記|釋放社區健康潛能】
醫護行者上星期迎來新加坡 SingHealth 代表團,共同交流「Live well, Leave well」(活得好,也走得安然)的理念:讓健康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交流會上,我們分享了結合資產為本社區發展(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BCD),培育街坊成為「健康促進者」(Health Enabler)的故事。由街坊組成的「營養快線籌委」,聯同高級營養師研發出更健康的「蕃茄三文魚頭豆腐湯」,讓原本被刺身外賣店丟棄的魚頭魚骨,加上蔬菜豆腐,化作營養湯水。光輝圍的刺身外賣店與社區蔬菜店也因此連結,開拓健康新商機,為街坊提供優質、有營又可負擔的食材。

SingHealth 團隊亦參觀「社區健康生活實驗室」及「醫護行社區藥房」。Careline for SingHealth CEO、Home Care & Safety 副總監 Pearline Li 女士特別欣賞我們擁抱社區多元,讓每個人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健康方式。

范寧醫生分享時提到:「釋放社區活力去成就健康,最重要是雙贏,政府醫療系統與社區創意並行。即使新加坡在強政府下,也希望跟香港學習,如何讓民間擁有資源與空間,去創造與嘗試,讓健康真正走進生活。」

感謝毋忘愛、創不同實驗室、西貢區社區中心,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在百忙中接待新加坡朋友。透過這些社區故事,SingHealth 團隊看見「Live well, Leave well」在社區落地的可能。

我們相信,健康的未來來自更多同行者的參與。無論你是基金會、企業、社企,或只是想為社區健康出一分力的朋友,都誠邀你與我們同行,釋放社區的健康潛能,讓更多人活得好,也走得安然。
    【健康有約,跨區同行|中秋追月跑】
小編阿So原本以為,中秋夜大家都會忙住賞月食月餅,點知一呼籲之下,反應好熱烈。醫護行跑會班街坊跑友,同金齡「沙田跑友」,和醫護行者創辦人 Fan Ning范寧醫生和他朋友Emily齊齊出動,來個「中秋追月跑」。

月光映在城門河上,我哋由瀝源體育館出發,經香港體育學院,再沿雙子橋,以沙田地標沙燕橋為終點。

我哋有人第一次跑沙田,有人熟路帶頭,大家互相照應、互相鼓勵,沿途笑聲不斷,氣氛就似一場中秋團聚。

跑到體院附近,范寧醫生喺月光下分享:「跑步唔一定為比賽,最重要係享受過程,跑出屬於自己嘅健康節奏。」

佢又提醒,平日練習要留意路況、避免受傷。跑姿雖然各有不同,但記得留意腳掌心有無貼地,保持穩定。仲提到自己晨跑前都會先飲少少溫水,等身體慢慢「醒過來」。

今夜的追月跑,不只為健康而跑,更是街坊與醫護跑出同行的力量。

(小編阿So按:彩蛋在最後的相片,多謝街坊跑友Dicky!)
    【一年一度流感針開打啦!】
大家好~小編小護報到!

今日係我哋「季節性流感針服務」開展首日,好多熟面孔同唔少新朋友都嚟支持,一齊為自己同社區建立保護網。

資深會員兼營養快線街坊籌委胡生今日帶埋屋企人嚟打針。佢話:「打左針就算中流感,都唔會太辛苦,病情會輕好多。」

高級社區護士Bowie都提醒大家:「流感可大可少,接種疫苗雖然未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能有效減低併發症風險。我建議只要年滿半歲或以上,就應考慮及早接種,保障自己同他人健康。」

今日小編都見到唔少新街坊,原來好多都係之前嚟 醫護行社區藥房 Health In Action Community Pharmacy搵過我哋幫手,今次見到有流感針服務又方便,就即刻預約。

今次名額已滿,多謝街坊熱烈支持!

#醫護行者 #小編小護出動 #流感針2025 #守護社區健康 #齊打流感針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Follow on Instagram

    關於醫護行者

    醫護行者於2011年成立,是香港註冊非牟利組織。我們的願景是人人健康的社會,並致力在香港推動健康公平。 了解更多

    聯絡我們

    電郵:
    hia@hia.org.hk

    電話:
    (852) 34619827

    地址:
    「葵家社康匯」葵涌葵昌路58 -70號永祥工業大廈5樓B1-2室

    醫護行者頻道

    版權所有 ©2024 醫護行者
    製作: 悉數行動
    條款及細則
    私隱政策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 我們的工作
      • 服務
        • 葵青區在職基層項目 — 葵家社康匯
        • 社區健康服務
        • 社區藥房
        • 少數族裔
        • 葵青健康社區發展
        • 賽馬會「三房兩廳開檯食飯」社醫共生計劃
      • 研究
        • 健康研究及調查
        • 意見書
      • 培育
        • 成長分享
      • 社康發展夥伴
    • 關於我們
      • 機構介紹
      • 董事會成員
      • 醫護行者年報
      • 加入我們
      • 支持我們
    • 健康分享
      • 健康公平故事
      • 健康公平實踐
      • 出版刊物
        • 生活自療雜誌
        • 會員通訊
      • 媒體報導
        • 媒體報導2025年
        • 媒體報導2024年
        • 媒體報導2023年
        • 媒體報導2022年
        • 媒體報導2021年
        • 媒體報導2020年
        • 媒體報導2019年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