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Banner
  • 中
  • EN
  • 捐款
    • 我們的工作
      • 服務
        • 葵青區在職基層項目 — 葵家社康匯
        • 社區健康服務
        • 社區藥房
        • 少數族裔
        • 葵青健康社區發展
        • 賽馬會「三房兩廳開檯食飯」社醫共生計劃
      • 研究
        • 健康研究及調查
        • 意見書
      • 培育
        • 成長分享
      • 社康發展夥伴
    • 關於我們
      • 機構介紹
      • 董事會成員
      • 醫護行者年報
      • 加入我們
      • 支持我們
    • 健康分享
      • 健康公平故事
      • 健康公平實踐
      • 出版刊物
        • 生活自療雜誌
        • 會員通訊
      • 媒體報導
        • 媒體報導2025年
        • 媒體報導2024年
        • 媒體報導2023年
        • 媒體報導2022年
        • 媒體報導2021年
        • 媒體報導2020年
        • 媒體報導2019年
    • 聯絡我們
    by paadmin 05/01/2022

    以健康為本的社區發展

    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

    健康公平倡議

    葵青區基層在職家庭健康項目

    一起營造健康社會

    研究
    服務
    地區健康社區夥伴
    培育
      • 服務
      • 培育
      • 地區健康
        社區夥伴
      • 研究

    健康故事分享館

    • 【「識死.惜生」:祝君健康】醫護行者跨專業分享

      by hia_anthony 12/05/2022
      12/05/2022
    • 范寧醫生 – 聯合社區專業力量,支援基層醫療需求人士

      by hia_anthony 09/03/2022
      09/03/2022
    • 我的小小世界 – 居住在深水埗劏房的小朋友的護眼故事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從疫情困境走過去 – 與「葵家」一起重掌健康生活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從醫社合作,走到社醫合作,邁向社醫共生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醫護行者對葵涌邨清潔工於疫情下的工人權益的立場書

      by paadmin 10/01/2022
      10/01/2022
    • 1
    • 2
    更多

    追蹤

    Cover for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6 days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醫護行者衷心感謝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轄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前主席關則輝太平紳士,於 9 月 16 日撥冗出席「社會處方研討會2025」,並與我們創辦人 Fan Ning 范寧醫生在活動後繼續展開深度交流。兩人意猶未盡,並合撰文章,雙劍合璧,反映他們對「社會處方」的重視與期盼。在文章中,關先生與范醫生提到,社會處方不是單純的藥物,而是把病人連結到社區。透過活動、支援網絡與互助關係,回應孤單、壓力與生活困境這些真正影響健康的因素。對於醫療與社福資源分散、需求龐大的香港,社會處方正好補上缺口,不僅能減輕醫療壓力,更能改善健康不平等,讓支持成為一個可持續的循環。在葵青區,醫護行者正推動「社醫共生」,與基層家庭、少數族裔及臨終病人同行。我們深信,當健康走進生活,社區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處方。讓我們繼續一起討論與嘗試,推動社會處方在香港走得更廣、更深,成為更多人健康生活的力量。#社會處方 #社醫共生 #醫護行者 ... See MoreSee Less

    關則輝、范寧|香港為什麼需要「社會處方」?

    bit.ly

    《施政報告2025》發佈的前一天,林正財醫生仍要出席 「醫護行者」牽頭舉辦的「社會處方」研討會。在這個聚集家庭醫生、中醫、護士及其他醫護專業...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1 week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青年 x 街坊娣姐|社區對話與開啟共創】開學前夕,醫護行者收到一份特別邀請。英基港島中學一班高年級同學主動搵到我哋,希望一齊以「健康」為主題,走入社區,服務社區 。社工阿鋒嘗試以「成人–青少年夥伴 」(Youth-Adult Partnership, YAP) 嘅方式與這班青年同行。呢次合作第一步,我哋特別邀請咗清潔工友娣姐,同全校同學分享佢嘅工作環境同日常。同學們聽得投入,體會到工友背後嘅辛勞同價值 ,建立了同感,有助之後我哋一齊共創切合他們需要的活動。合作青年之一既Isabella活動後話:「Thank you to you both for presenting and sharing! I really enjoyed 娣姐‘s sharing, it’s really eye-opening.」今次分享,不單止令青年人更尊重基層勞動者,亦係一個開始。醫護行者與青年將繼續並肩,共同策劃更多有意義嘅社區參與 。#醫護行者 #社區健康 #青年同行 #基層工友 #社區連結 ... See MoreSee Less

    Photo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1 week ago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慈悲關懷健康社區x 光輝圍社區節】十月,光輝圍相當熱鬧,除左25/10有我哋既「健康嘉年華」,仲有就係 光輝圍社區節!小編期望,一浪接一浪既跨機構社區活動,可以同街坊一齊炒熱個鄰里,玩得開心之餘,仲可以識多啲實用社區資源資訊!醫護行者好多謝明愛葵涌居民互助中心嘅邀請,我哋會喺 10月11日早上,帶嚟兩場講座,為大家介紹社區醫療資源。其實,社區資源唔止係「睇病醫病」,仲可以幫你維護健康、提升生活質素。識得用,真係好好用!再提提大家,仲有兩個零月,出年1月1日公共醫療收費改革就會實施。街坊識多啲、健康啲,仲可以減少依賴加咗價嘅公共醫療服務,自己又健康又慳錢。🗓 11/10(六)📍 光輝圍遊樂場首場10:30尾場11:30等你一齊嚟!#醫護行者 #光輝圍社區節 #慈悲關懷健康光輝圍計劃 #健康資源光輝圍社區節合作夥伴活動:🩺 社區醫療資源知多D✨ 協辦機構: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報名參加光輝圍社區節活動📝:https://forms.gle/hVNaRL5EPToPsSoG7或Whatsapp 60185994 / 致電23371037 報名-----------------------------------📢 你知道嗎?醫務衞生局將於明年調整醫療服務收費!面對新的政策與醫療開支,如何善用資源、減輕負擔十分重要。👩‍⚕️ 在這場工作坊中,醫護行者將會為大家解說:✔ 醫療改革重點✔ 如何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如何選擇最合適的醫療資源📅 日期︰10月11日 (星期六)🕙 時間:上午 10:30 – 下午 12:30📍 地點:光輝圍遊樂場👥 名額:A場|上午 10:30 – 11:30(15人)B場|上午 11:30 – 下午 12:30(15人)💡 免費參加|實用資訊,一次掌握!#光輝圍社區節2025 #光輝圍社區節 #光輝圍 #葵涌 #社區 #社區活動 #街坊 #社區醫療 #醫療改革 #醫護行者 ... See MoreSee Less

    Photo

    View on Facebook
    ·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 In Share by Email

    health_in_action_hk

    Established in 2011. Our vision is to eliminate health inequity in societies.
    #healthequity #HealthForAll #sdgs2030

    【一年一度流感針開打啦!】
大家好~小編小護報到!

今日係我哋「季節性流感針服務」開展首日,好多熟面孔同唔少新朋友都嚟支持,一齊為自己同社區建立保護網。

資深會員兼營養快線街坊籌委胡生今日帶埋屋企人嚟打針。佢話:「打左針就算中流感,都唔會太辛苦,病情會輕好多。」

高級社區護士Bowie都提醒大家:「流感可大可少,接種疫苗雖然未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能有效減低併發症風險。我建議只要年滿半歲或以上,就應考慮及早接種,保障自己同他人健康。」

今日小編都見到唔少新街坊,原來好多都係之前嚟 醫護行社區藥房 Health In Action Community Pharmacy搵過我哋幫手,今次見到有流感針服務又方便,就即刻預約。

今次名額已滿,多謝街坊熱烈支持!

#醫護行者 #小編小護出動 #流感針2025 #守護社區健康 #齊打流感針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中秋有約|健康同行】 中秋一到, 【中秋有約|健康同行】

中秋一到,大家係咪想到月餅 + BBQ + 團聚飯局輪番上陣?

過節開心,也可兼顧健康!小編小營也來講講,中秋如何食得較健康?

🔎 睇營養標籤 ✅ 選 較低糖、較低脂、較低鈉
💡分享愈多,不怕吃太多

 均衡才過癮
🥒🍎加蔬菜水果
☕ 配清茶/無糖飲料,比汽水酒精更解膩 

行走萬步 • 追月計劃
👣 吃完飯,拉家人朋友一起去夜走 🌙
😁 賞月 + 運動 = 消耗熱量 ✅ 氣氛滿滿

小編小營謹代表醫護行者,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健康常伴!

#中秋快樂 #健康過節 #月餅攻略 #低糖低脂低鈉 #行走萬步追月 #醫護行者 #小編小營
    為了大家的安全,因應颱風預報,葵家社康匯及 醫護行社區藥房 Health In Action Community Pharmacy將於明天中午12點起暫停營業。

請大家注意安全,我們期待天氣好轉後再與您見面。

For everyone’s safety, please note that the Hub and the HIA Community Pharmacy will close at 12:00 PM tomorrow due to the typhoon forecast.

Take care, stay safe, and we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you back once the weather improves.
    【小營 IG快閃提醒】

打風=即食麵+罐頭?🙅🏻‍♀️
其實颱風天一樣可以食得 有營 + 滋味 + 開心!✨

儲糧 checklist:
🌾 穀物
✔️ 紅米、麥包、蕎麥麵
❌ 高鹽高脂即食麵

🍖 肉類
✔️ 急凍瘦肉、去皮雞肉、魚類
💡 營養同新鮮肉差唔多!

🥦 蔬菜
✔️ 大白菜、娃娃菜、紅蘿蔔
✔️ 急凍蔬菜好幫手
✔️ 罐頭揀低鹽 / 無鹽

🍊 水果
✔️ 橙、蘋果、梨 → 耐放!
✔️ 買未熟,慢慢等佢熟~

🥛 奶類
✔️ UHT 低脂奶 → 長保質期 + 豐富鈣質

🍳 小營烹調TIPS
✨ 多顏色蔬菜 + 瘦肉
✨ 天然調味:薑葱蒜

颱風天一樣煮到靚靚健康餐!

食得有營 + 做好防風準備 = 安心過颱風!
— 小編小營 

#打風儲糧 #颱風準備 #健康飲食 #醫護行者 #小營貼士 #颱風食物 #打風必備 #有營食得開心
    🥑【7月31日|國際牛油果日】🥑
健康飲食,由每日一口開始。

牛油果,被譽為「超級食物」,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纖維、鉀質與抗氧化營養素,有助心血管健康、穩定血糖,亦可提升飽足感💚

📍 醫護行者「健康餐廳聯盟」多間合作餐廳特別推出牛油果菜式,以創新方式實踐營養與美味兼備的飲食理念。歡迎支持!

⚠ 提提你:牛油果雖然有益,但屬高脂食物,建議適量攝取,並每天進食多元化蔬菜和水果,達致營養均衡🍇🍌🍓

🙌 感謝所有即使未能提供牛油果菜式,仍積極參與推廣健康飲食的餐廳,體現社區互助的力量💪

📣 一齊響應牛油果日,支持本地健康餐廳,實踐有營生活!

#醫護行者 #健康餐廳聯盟 #國際牛油果日 #健康飲食 #社區健康
    想Happy Friday 去掃街慰勞下自己過去一星期的辛勞?小編同班同事都好明,所以出手喺葵涌廣場,聯乘@captain_.taste 、 @cook_your_clam 、 @underthelemontrees_hk ,同埋 @athenahk  四位健康餐廳聯盟的新成員,推出 #較健康掃街之選,等大家可以食住去 #TGIF!
--
#葵涌廣場 #檸檬樹下 #煮你隻蜆 #athena #滋味隊長#掃街#葵涌 #健康之選 #手搖
    【「筋筋計較」男士小隊:運動作伴不孤單!】

在我們中心的會員中,女性佔大多數。然而,我們注意到在通常以女性參加者為主的瑜伽拉筋班中,四位男士常結伴參加。雖然他們在拉筋時有時會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但他們深知伸展運動對緩解疼痛的重要性,並計劃在家中持續練習。這反映了男性會員在健康管理上的特殊需求,也體現了社會處方的精神,鼓勵所有人積極參與健康活動,提升生活質素。

這四位男士因不同的痛症而來到醫護行者接受物理治療,並被推薦參加運動班。當中,錦華指出,男性在尋找運動夥伴上相對困難,容易感到孤獨。朱生則直言,當見到有的活動幾乎都是女性參加時,他會因感到孤單而選擇不報名。👥他們還表示,男性往往較為被動,不會主動邀請朋友一起參加活動。而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同行,能讓他們感受到更多支持。

💪如果你也缺乏動力去做對健康有益的運動,不如試下來這裡認識運動伙伴,令自己的健康實踐不再孤單!

#拉筋 #肌力訓練 #醫護行者 #健康生活實驗室 #運動班 #健康社區 #人人健康 #孤獨感
    【醫護行者與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交流社區基層醫療】

醫護行者一直致力連結不同持份者共同探索香港基層醫療發展的不同可能與進路。今日我們很高興陳肇始教授和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跟我們一起光顧健康餐廳,走訪光輝圍慈悲健康社區,同時了解健康生活實驗室和醫護行社區藥房的工作。陳教授也介紹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的社區工作項目,醫護行者相信將來無論在港大項目或者是研究面,有機會可以大家攜手合作,一齊探索更多基層醫療的進路,令市民受惠。

陳教授擔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期間,致力推動在葵青區開設首區地區康健中心。今日再次和團隊再次到訪和我們交流「社會處方」和「健康賦權」,份外有意思。

#醫護行者 #健康社區 #人人健康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基層醫療
    【義工胡生:感受社區與運動的力量】

🏃當大廚愛上運動,他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胡生與醫護行者的淵源始於參加社區活動,特別是運動班。他最初因健康問題而來到這裡,隨後在同事的介紹下,開始參加各種活動,並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胡生逐漸成為義工,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支持社區,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健康知識。

🍲在我們中心的廚房裡,他總是習慣站在不起眼的位置,邊忙於手中工作,邊關注大家的進度。當看到他人需要幫助時,他才會主動開口。

💪除了在營養煮食班中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胡生還在運動班中擔任「助教」:「帶大家做運動會更開心,會有種成功感。」在瑜伽球班上堂時,胡生同樣會在做好自己動作的同時,時刻觀察周圍「同學」的動作是否有危險或明顯錯誤,方便給予及時的幫助。

胡生表示,同其他參與者一起運動,相互鼓勵,彼此激勵,令他更有動力去保持健康——目前他已成功減掉十幾磅!將「如何擁有健康」融入社區發展,是醫護行者秉持並一直在探索、實踐的理念。胡生繼續在社區活動中找尋自己的價值並獲得健康,也正是基於他對社區資源的了解。他建議大家一起動起來,走入社區當中,積極獲得健康!

#健康飲食 #營養 #義工 #醫護行者 #健康社區 #營養快線 #運動班
    【義工胡生:從大廚到健康飲食倡導者】

🥘你會如何透過飲食改善個人和家庭的健康?每次舉辦煮食工作坊,同事們都會請教一位「高人」食譜設計及烹飪方法。胡生在烹飪領域工作四十逾年,有著豐富經驗——從最初的中、西餐廳廚師到現在的健康飲食倡導者,其轉變不僅影響了他的飲食習慣,還提升了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

胡生笑著回憶道:「做廚師嗰陣時作息同食嘢時間不規律,我唔食早餐,凌晨收工食起碼兩碗牛雜粉麵,一係食曬成隻雞,仲飲埋啤酒。」直到他被發現十二指腸出現問題,手術切除一段腸道後,才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退休後,他開始利用在中心所學營養健康知識,嘗試用家常的方法製作家人們外食時喜歡的菜式,並與家人一起享受這段烹飪的樂趣。他指出,飲食的改變能顯著改善身體狀況,讓他擺脫過去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胡生也為大家帶來一些小tips,他建議透過選擇新鮮的食材和合理的烹調方式,如將額外的糖換成具有天然甜味的食材等,便可以製作出既好吃又健康的菜餚!原來,健康飲食唔使犧牲美味㗎,日常生活中,只要改變一點點,就能夠令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質素提升一大步!

#健康飲食 #營養 #義工 #醫護行者 #健康社區 #營養快線
    【醫護行者 X 社職 | 談多元族裔與健康公平】

雖然政府大力投資公共醫療,但獲得適時適切的健康關顧,卻不是必然。香港現時有62萬少數族裔人口,可是礙於語言和資訊障礙,又或不懂掌握使用醫管局手機軟件HA Go,令部份少數族較一般人難取得所需服務,造成健康不公平。

醫護行者感謝社職邀請分享在相關方要的觀察與建議,同時我們同事Catherine和Pari,會聯同另一位講者嘉賓Yasir,分享從事多元族裔健康推廣和管理工作的見聞,令有興趣的參加者了解更多行業的發展。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5
時間:下午3:00至下午4:30
地點:觀塘(將於確認報名後通知)
報名連結:https://app.socialcareer.org/volunteers/9692cd94-087f-4f94-bb95-d0a03d38120c

到時見!

#醫護行者 #社職 #健康公平 #少數族裔 #文化多元
    【醫護行者談少數族裔如何應對醫療改革】
近日,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醫護行者高級社區營養師梁雅姿在Yahoo新聞撰文,以我們服務中接觸到的少數族裔人士為代表的弱勢社群,如何應對今次醫療改革。

文中提出,我們對不懂中文的少數族裔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在急症室服務中面臨語言障礙和資訊不足,許多人因而選擇急症室作為唯一的就醫途徑。近九成受訪者知悉是次改革,但對收費調整和豁免資格卻了解不多,這讓他們對未來的健康支出感到憂慮。

我們呼籲醫管局與社福機構、地區康健中心、社區組織、區議會,以至關愛隊合作,加強社區教育,提供清晰資訊,讓每位市民掌握應有的權益和資源。讓我們共同努力提升社區健康素養,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適當的醫療支持。

如欲閱讀全文,請在bio linktree 找到連結。

#Yahoo新聞 #醫療改革 #急症室加價 #少數族裔 #醫管局 #醫護行者
    【秀瓊的義工心得:運動唔使咁嚴肅!】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運動,還包括積極的心態和實踐並傳遞健康,秀瓊在義工的旅程中不斷給予與獲得。在運動班中,她不僅協助教授大家正確的運動方式,更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將「運動與快樂並行」的理念帶給大家。

💪在每周的肌力訓練班「自在練」課堂上,秀瓊會帶領大家進行肌力訓練。她認為,讓每位參與者能享受到運動的趣味才是最緊要,並表示:「做運動唔使咁嚴肅。」😊於是,她在前面帶領動作時,總是面帶微笑,同大家一路聊天一路運動,還不忘關注著參加者們的動作,給予適時的提醒或指導。

🙌除了帶大家運動,秀瓊也會在健康煮食活動或節日街坊聚會中做統籌或協助工作,不僅令成個活動井井有條,更令大家明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在她的感染下,許多從不參加運動的「局外人」變成了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實踐者。我們由衷感謝秀瓊的無私奉獻,🤗她的熱情與堅持,也令社區變得更加健康和諧~

#義工 #肌力訓練 #醫護行者 #健康生活實驗室 #運動班 #健康社區 #人人健康
    醫護行者致力發展基層醫療,以社醫共生模式合作和實踐,令健康成為每個界別的核心。

有志為基層健康出一分力又有熱誠的你,歡迎加入我們團隊。

了解更多: 
link in bio

#社區幹事  #健康公平 #招聘 #recruit #工作 #醫護行者 #HealthinAction
    【秀瓊的健康管理歷程:保持好心態!】
🤩如果你經常來到我們中心,一定認識一位梳著利落短髮,講話也簡短有力的街坊,她就是秀瓊,我們的義工。她分享了在醫護行者的健康管理歷程,👏令我們看到了一位堅強且充滿樂觀精神的義工的故事。

🌟「我初初係因為你地搞咗個『運動之星』嘅訓練,而開始做『運動大使』」,秀瓊回憶道。透過一系列訓練,她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健康習慣,甚至在面對長期病的過程中,💪運動成為她康復的重要助力。她表示:「如果唔係咁恆常做運動,我諗我恢復得冇咁快。」於是,拉筋、瑜伽、肌力訓練、打拳等運動班中,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每一次的運動都是她對自己的一次挑戰,她的身體逐漸恢復,精神也愈加振作。她提到,當時進行完癌症手術後,「唔使兩個月,我已經可以輕輕咁做下運動了。」這份堅強的毅力,讓她不僅重拾健康,還想要幫助他人:「我希望能夠幫手同嗰啲唔識運動嘅人,帶住佢地一起進行。」

#義工 #肌力訓練 #醫護行者 #健康生活實驗室 #運動班 #健康社區 #人人健康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關注職業性安全與健康】

🫡今天是國際勞動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想要提醒大家關注職業安全與健康。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職業性勞損的問題日益凸顯。

🤩醫護行者開展的「活力清潔運動班」和「職食營人」營養運動管理計劃,針對參加者的職業性勞損及健康而設計,旨在減少因工作導致的痛症,提升參加者的整體健康質素。這些運動班不僅讓參加者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也增強了他們對自身健康的認識。

👀我們的物理治療師在與服務使用者互動的過程中,觀察到許多與職業性勞損相關的問題。例如,👩‍💻使用電腦的文員、重複清潔動作的清潔工,甚至是飲食業中常用手腕打蛋的工作者,都可能面臨網球手的困擾,而司機則常常遭遇坐骨神經痛等問題。這些健康問題通常源於長工時、不當的工作姿勢或缺乏適當的運動。

🧐我們鼓勵每位工作者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並積極參加我們的運動班,以加強身體的靈活度與肌力。讓我們一起重視職業安全與健康,關心自己和身邊同事及親友的健康!

#勞動節 #職安健 #醫護行者 #物理治療 #職業性勞損 #全人健康
    【一起動起來,快樂「自在練」】 💪 【一起動起來,快樂「自在練」】
💪🏻在肌力訓練班的「自在練」,運動不再是孤獨的旅程,而變成了獲得健康和支持的生活方式。

🥰每周一下午,參加者們準時相聚「怕肥gym(pavigym)」。即使工作繁忙,也會特意避開安排清潔或家務助理工作及其他日程。小雲笑著說:「為咗一齊練習,我連最鐘意嘅唱K都拒絕咗!」因為痛症的改善,小雲從依賴拐杖到現在可以做到30秒的平板支撐,真係需要毅力與信念。

👥訓練過程中,大家一路做動作一路傾偈,輕鬆愉快地分享工作同健康狀況。🥹當有人說到健康上生活中的困難,其他人都會主動關心,互相支持,十分溫馨!秀瓊帶領動作,細心指導,在阿Anne中氣十足的計數聲中,每個人都充滿動力~

🙌不論平板支撐、橋式,或更高階的動作,大家都在自我挑戰,並表示在家難以專注一小時的訓練,但同朋友們一起運動,時間過得特別快。

🥳透過「自在練」,大家不僅建立了運動習慣,還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模式,向更健康的自己邁出了重要一步!👏請同她們一起加油,繼續享受快樂的運動!

#肌力訓練 #醫護行者 #健康生活 #職業性損傷 #運動班
    【「筋筋計較」融入日常之公園篇】
🤩隨時隨地,「筋筋計較」!今次我們的伸展班在城市綠洲——公園中開展。在這個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可觸及的運動,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便捷地融入日常,走入社區,降低運動的準備成本,提升參加者的動力。

🥰阿蓉分享道,當大家在公園裡一起運動時,即使周圍有車輛和人流,他們反而能夠更加專注,享受與他人互動的樂趣。歐生則表示:「喺公園做運動會闊落啲,同大家傾下偈講下笑,心情都好咗!」

🌳戶外的環境令大家感覺更開心,彼此之間的交流也促進了運動的堅持。而當我們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找到一片綠洲,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暫時逃離室內的壓迫,感受社區的生活脈搏。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的路人投來好奇的目光,有的還會駐足停留,觀看一會才離開,有位婆婆甚至站在一旁,跟著大家的動作做起來。

🏘️在社區中進行健康活動,鼓勵路人的關注和參與,營造社區中健康的文化和氣氛,也正正是社會處方的核心——透過社區資源的整合,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健康運動的益處,共同提升健康狀況和生活質素。🙌讓我們一起走入社區,拉下筋,傾下偈吧!

#運動班 #醫護行者 #社區康樂設施 #健康社區 #人人健康 #拉筋伸展 #社會處方
    【守護光輝圍健康】

🏡要打造健康鄰里,醫護行者與街坊攜手同行。例如,我們在光輝圍的工作,感恩有一班由街坊組成的「圍家守護者」鼎力支持。他們不僅親力親為參與我們在光輝圍的恆常社區健康推廣工作,還積極出謀獻策,為活動注入更多創意和活力。

🫡例如,針對街站活動的改革,「圍家守護者」- 水逢,在「圍家」月會上提出建議:趁街坊在街站進行健康檢查時,邀請他們學習一些可以在家中進行的簡單運動。基於這個建議,「圍家」成員阿Ann和阿Joyce便與醫護行者的同事合作,在街站現場教導街坊如何拉筋舒展。結果,活動獲得了街坊們的熱烈反應,反應相當不錯。

🏘️共建健康社區,離不開每一位街坊的共同努力。 我們期待更多人加入,一起守護光輝圍的健康未來!🙌

報名、查詢或聯絡:
5364 1270 (呀豐) (Whatsapp/電聯亦可)
#光輝圍慈悲關懷健康社區計劃 #陳廷驊基金會 #健康社區 #醫護行者 #光輝圍 #圍家守護者
    【醫護行社區藥房「胃您護腸」】 上 【醫護行社區藥房「胃您護腸」】

上星期五(4月11日),醫護行者在醫護行社區藥房舉辦的「胃您護腸」開放日上接受《etnet經濟通》訪問,分享了腸胃健康小知識及相關藥物。

當日不僅有藥劑師團隊精選的腸胃藥物組成的「腸胃急救包」,還有藥劑師咨詢及有趣的腸胃健康教育攤位遊戲。

社區藥劑師麥嘉成建議大家在旅行前,在港預先購買礦物鹽補充劑(Oral Rehydration Salts),防止旅途時嘔吐或腹瀉,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高級項目統籌、營養學家李思薇則透過食物卡的攤位遊戲,增加參與者對腸道健康的知識,強調了非水溶性纖維對腸道蠕動和排便的重要性。

健康需從日常做起,我們可以將腸胃急救包送給即將出行的朋友和照顧者,也將守護腸胃健康的小tips分享給身邊人吧!

如欲閱讀全文,請在bio linktree找到連結

#醫護行者 #醫護行社區藥房 #基層醫療 #腸胃健康 #社區藥房 #經濟通
    Follow on Instagram

    關於醫護行者

    醫護行者於2011年成立,是香港註冊非牟利組織。我們的願景是人人健康的社會,並致力在香港推動健康公平。 了解更多

    聯絡我們

    電郵:
    hia@hia.org.hk

    電話:
    (852) 34619827

    地址:
    「葵家社康匯」葵涌葵昌路58 -70號永祥工業大廈5樓B1-2室

    醫護行者頻道

    版權所有 ©2024 醫護行者
    製作: 悉數行動
    條款及細則
    私隱政策

    Health In Action 醫護行者
    • 我們的工作
      • 服務
        • 葵青區在職基層項目 — 葵家社康匯
        • 社區健康服務
        • 社區藥房
        • 少數族裔
        • 葵青健康社區發展
        • 賽馬會「三房兩廳開檯食飯」社醫共生計劃
      • 研究
        • 健康研究及調查
        • 意見書
      • 培育
        • 成長分享
      • 社康發展夥伴
    • 關於我們
      • 機構介紹
      • 董事會成員
      • 醫護行者年報
      • 加入我們
      • 支持我們
    • 健康分享
      • 健康公平故事
      • 健康公平實踐
      • 出版刊物
        • 生活自療雜誌
        • 會員通訊
      • 媒體報導
        • 媒體報導2025年
        • 媒體報導2024年
        • 媒體報導2023年
        • 媒體報導2022年
        • 媒體報導2021年
        • 媒體報導2020年
        • 媒體報導2019年
    • 聯絡我們